文/戚梦颖
近期,高学历集体的生育问题不断被提上议程。
“江苏近七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只生一孩”登上微博热搜;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主张“鼓舞和保证在校硕士和博士生成婚生育”也引发广泛谈论。
周燕芳主张,在校女硕士和博士享用法定产假,博士在产假期间可正常收取补助,一起添加学制弹性,依据产假时长恰当延伸结业期限。
可是,在现在超越60%的博士延毕率下,在校博士生生育要遭受学业与经济的两层压力,女博士往往要承当更大的生理与心思压力。在校生育真的是个好挑选吗?
“重生”与延毕
对已婚博士而言,平衡生育与学业这一课题,或许难于科研。
2018年秋,孟玉迪入学北京一所高校,开端攻读社科类博士研讨生。依照她地点专业与课题组的学制要求与往届常规,在学术刊物宣告两篇论文及经过10万字体量的结业论文辩论后,一般可在3~4年内结业。
2020年年中,孟玉迪和男友举行婚礼并开端备孕。在孟玉迪的规划中,即便其时开端做准备,至少也要比及作业后才会怀上。可是,2个月后,在她行将迈入最繁忙的结业年之际,孩子悄然到来了。
依照正常进展,孟玉迪将在2021年4月参与预辩论,6月结业。可是孩子的预产期撞上了预辩论的时刻。在导师的主张下,她决议把预辩论推迟到2022年1月初,结业的时刻也整整拖延一年。
走运的是,在怀孕前,孟玉迪就根本完结了两篇需求宣告的论文,并且虽然妊娠反响也持续约一个月,但全体并不算太严峻。在孕中期,她还在校园宿舍住了一个月,每天在图书馆学习。为了孩子考虑,孟玉迪尽量防止熬夜,但她每天也会在图书馆晚上11点关门才打道回府。
2021年4月,孩子在老家医院顺畅出世,孟玉迪感觉到,学业压力在此刻猛然添加。在预辩论开端前的一个多月里,孟玉迪都会在晚上8点半孩子睡着后开端处理论文,一向忙活到清晨两三点才干入眠。 “怀孕的时分孩子最少是在肚子里,不会影响你,但出世之后有个小东西天天在那儿叫唤,白日很受影响,牵扯到许多精力,只要比及晚上孩子睡着后,你才干平静地去做论文和科研。”